娛樂圈是個奇怪的行業,當大部分年青人邊工作邊怨大喊要辭職的同時,很多對演藝事業有熱誠的演員浮沉了超過十個年頭,也仍然熱血依然勤力做好每一個角色,等的只是一個機會。她一出道便有很多令人羨慕的演出,然而也默默耕耘等待了多年才遇到一個「阿咩」的角色,經常笑臉迎人的她當中經歷遇上不為人知的抑鬱及辛酸,更首次披露媽媽自殺對她的打擊,她的可愛在於坦率-楊淇。 M:Molly E K:楊淇
M:跟你認識多年,還記得當年是Wing Shya簽你做藝人?
K:16歲入行,當時中國銀行有個放在地鐵的平面廣告,那個廣告有很多格,而我就在其中一格廣告。那時候影完之後唔知點解Wing覺得我得(笑)。在拍攝完那輯相之後隔了一個星期左右,他的助手就打給我,叫我casting。那次影了一些寶麗萊,然後就不了了之,後來過了一個星期又叫我去cast商台平面叫《人人英雄一一起舞》,然後就跟Wing Sha簽了一年約。其實簽約後一、兩個月就開始拍戲。好多人說我是模特兒出身,都可以這樣說,但只做了很短時間。
M:會否覺得自己一出道就有好多機會?
K:都算,都覺得自己好幸運。
M:有否曾經感到過失落?最失落的是哪一次?
K:人生中有兩次最失落,想轉行。第一次是媽咪2008年離世的時候。第二次是港視攞唔到牌的時候。那兩次都好想轉行,挫敗感好大。
M:現在大家也認識你,工作又多,是你工作上的另一個階段?
K:其實我覺得事業才剛剛開始。
M:算唔算遲?
K:好過佢唔嚟。無話遲唔遲,嚟就得啦。只在於你ready好去行這條路未。有時都會反思問自己,例如接了份job,後來找了別人,我會問自己到底自己是否真的好想做這個job呢?是否真的適合自己?會想好多方面,要取得平衡點。這幾年開始學習一些有關靈性方面的事,例如冥想、SRT(靈性治療),好多事情是你有沒有覺知,對於每天正在發生的事,又或者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,人有負面情緒好正常,就正如電影《Inside Out》所說,主體情緒唔可以「唔撈」,你要讓它呈現出來,但要用甚麼方法去表達,怎樣去轉化那些能量,讓別人知道你有這種感受,但不是用這種感受去傷害別人。
M:有沒有試過抑鬱?
K:曾經試過有鬱躁症。2008年媽咪自殺過身。
M:之前沒有人知道?
K:從來沒有跟別人說過,只有身邊的朋友、經理人、Wing同張姐(張艾嘉)知道。媽咪在我24歲時過身的,那時還很年輕,事業亦處於模糊期,當時感覺好挫敗,有好多不明的原因,不明白她為何選擇這樣離開。其實那時候我整個世界完全消失了。當時去台灣就是想靜一靜。當然,跟別人說要去發展,真正原因是想「執番」自己,因為已經碎晒。就在媽咪剛離開的時候,張姐好擔心我,那時她找林奕華開了一套舞台劇叫《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》,一共演了83場。途中演到三十多場時,張姐已經講唔再同我續約,那時是我感到最無助的時候,成個人近乎崩潰,去到第四十幾場幾乎連歌都唱唔到,成個人無晒自信,感覺被遺棄。後來回想,深深相信,張姐這樣做,是要我自己一個人去行,她要幫的已經幫晒。那時候雖然唔再續約,但舞台劇依然繼續上演,那段期間她還在我身邊。那時候她負責寫劇本,在劇中,我每一次都要忍痛面對一場跳樓戲,每一場都崩潰,每次一演完那場戲都要返回後台準備另一場戲,但每次都只會坐在樓梯上喊。記得自己喊足83場,一路演,一路提醒自己,其實我知道為甚麼張姐要寫這場戲。
M:其實她都只是想用另一種方式治療你。
K:她用那場戲去pick up我返來。每次見到林奕華都會喊,完了那83場戲後,我跟他說:「多謝你導演,無你,無我。」
M:現在已經克服了這件事?當然有些事情是你永遠無法克服得到的。
K:其實現在可以這麼勇敢跟其他人講件事,或者同傳媒講,是因為上年演出的舞台劇,劇中我的弟弟自殺,那時人人都讚我演得好。還記得有一日跟演員同車,我跟他們說:「人人都讚我演得好,但我好想講,我真的有過這種經歷,不是我演得好。」而我消化了這麼多年,所以可以跟大家分享。如果你問有沒有感覺,一定有。
M:這些經歷也是成長的一部分。
K:今次想分享,是因為以前會覺得講完之後,別人會同情我。但現在說出來,覺得這只是我人生中發生過這樣的一件事,不代表我用這件事去博取甚麼。以前自己未夠strong的時候,會選擇不講,因為講完需要處理更多的問題,所以寧可選擇唔講,先處理好問題。
M:今日聽你這麼說,都知道你一定是克服了好大部分,才會直接面對這件事和說出來,因為如果你還處於不開心的狀態,一定不會夠膽面對自己。其實一直需要面對的是自己,並不是任何人。所以我也替你開心,每一件事發生總有其原因,所以不要浪費了某一些經歷。
K:沒浪費,想分享鬱躁症,是因為我想講,情緒病的出現,只是你自己接受不了在你身上發生的事情,所以要抵抗,否則它會在你身上做成好多的鬱結,然後就會覺得前路茫茫。原本想在新書《過渡期》中分享,因為覺得會幫到更加多有着同樣經歷的人。記得有次做雜誌訪問,剛剛是星期日,雜誌編輯女朋友來了,她聽我的訪問聽到喊,因為她媽咪也剛剛過身,她說也希望可以像我一樣勇敢,活得像我一樣。
M:會否覺得那83場舞台劇真的幫了你?還是花了很長時間的成果?
K:一直花了很多時間去康復。就像洋葱一樣,先是第一層,隔了一段時間又到第二層。記得頭兩年的母親節非常難過,那兩年都不在香港,在大陸演《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》。記得第一年崩潰,同劇演員甚至每晚都來陪我睡。第二次好叻,可以自己一人睡,不再崩潰,流眼淚之餘還有意識知道要照顧好自己。
因為當一個人好傷心的時候,會好容易好想傷害自己,而我的個性是傷害不到別人就會想傷害自己。
M:最緊要不要鑽牛角尖。
K:現在不會了。身邊有好多朋友,加上學了SRT,spiritual那方面幫了我很多。
M:2016年目標是甚麼?
K:現在正在寫書,第一本叫《求戀期》,現在這本叫《過渡期》,目標在聖誕節前可以出版。
在此,誠心祝福淇淇在演藝界找到她的位置,也相信機會是留比有誠意有心的人。